菜心言 · · 阅读 467

风流~明白的活着 之二

风流——明白的活着 【之二】:一部最具预测潜力顿悟潜力表述潜力的人类智慧经典。

传统文化的返璞归真;误入歧途的灵魂救赎;纵横人生的智慧宝典;大彻大悟的超越时空!

想做风流人物吗?
不读本书?
您将错过一次宝贵的选择机遇!
金山解密人类文化经典系列——“简单”。

奖杯职称已近似于一种伪高端文化。

其实质是获取名利,权利名利都为利!

拥有权力者不屑于名利,追逐名利者多是权力编外之人,他们靠评奖操控名利间接弄权,正是名利让文化堕落将学术研究功利化。

评奖职称属于舶来品,是商品经济的产物。

中国传统文化讲的是修身养性,是没有这套功利营生的。

我感到西方这一形式的诞生,是源自于政客将文人开出政局之外的一种施恩,如同中国封建社会的官本位,也是皇家对皇族以外有功者的恩赐一样!

平民对皇族有贡献,封官就是最终的回报。因为皇族是无需封官许愿的!

至于获官者如何将权力化为权利,那就看他自己的施政技巧啦。也有不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爬到一定位置,因为敛财不当,弄个黄鼠狼子卖烧烤——毛干爪净!

职称奖杯对秀才也是有用的,他们可以将此名利作为敛财的资本,有不少知本家就是靠此发家致富的。

像那个在季羡林先生葬礼上上蹿下跳的钱文忠,不就是打着季羡林学生的幌子到处招摇撞骗的嘛!

季先生是以为人低调、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而闻名于世的,这小子却以高调当众给季羡林磕头做资本,盆满钵溢捞足了油水。

古代社会,很多是与仕途无缘的人才走了发明创造著书立说这条路。他们的成就感,更多源自于造福民生。

像鲁班、华佗、孙思邈、蔡伦、李白、李时珍……等等。

而今商品经济下诞生的评奖职称的成就感却不是靠造福于民支撑,那是赤裸裸的利益驱使,使一种充满变数、充满自觉、充满激情的创造行为进入了一种程序化、程式化、功利化的商业化运作。

象“奥斯卡”还有欧洲的“戛纳”等许多奖项,绝非是嘛文化盛典而是地道的大型商业活动,只是通过评奖战线的庞大和链接的复杂将商业逐利本质巧妙掩盖而已!

所以这种评奖活动就是一种不折不扣的经营获奖者一面可以将此作为立腕扬名的资本,一面可以达到将民间行为趋于官方化和正统化的目的。

说白了,一帮伪文人、下九流戏子做起“哈巴狗”来,比之官迷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经营者,通过广告招商也是盆满钵溢。至于媒体?起哄架秧子目的只为也能分一杯羹!

总之,这是个心照不宣的利益团队西方社会产生这种评奖机制也是一种经营模式的创新,他们晓得评奖更大程度上是一种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活动,而非以公正为目的的鼓励创新机制。

所以西方人不拿评奖、职称当真,只是现今中国人,尤其是中国老百姓太拿这个当回事儿!

欧洲有个奖的评委主任为嘛见了章子怡下跪?

一半作秀一半发自内心的感激,这就好比开了个饭庄子来哄场子的自然都要受到优待一样。

章子怡毕竟是来自中国的明星大腕,身后有上亿双眼珠子顶着呢!

假如,妮可基德曼到场,评委主任非尿裤不可。

再者,西方的机构有多种所有制存在形式,评奖模式左右不了他们各自为政创新运营,他们论功行赏的最终依据是你对本行业作出的贡献和创出的效益!

而今我们的问题出在:明明大伙都晓得有些奖的托生都是中看不中用的劣种,却都揣着明白装糊涂自欺欺人的把它当真!

把奖项当成了进入高端文化的评判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这能不让高级职称注水贬值嘛!

这种文化的轮回,能不进入假冒伪劣买空卖空吗!

其实现今市场上的许多假冒伪劣行为都是源自发明生产者自身,很多产品自打妊娠坐胎就注定是个劣种!

行业的获奖认证使他们起死回生,并还进入高端的行列。

由此也进入了一个概念多米诺的轮回:由奖项可以到职称,又由职称可以到职务。

获得职务者又意味着拥有了认同这一行业标准的权力,因为认定这一标准的合理就意味着认定自身成长的合理。

业务职称最终迂回成走仕途的变通砝码。

一种所谓的高端文化临了成了一些人“要权”“要官”讨价还价的资本,可谓一种另类的官本位集大成!

试想,一个为了当官能兜这么个大圈子的人, 还有心思搞业务创新吗?还能感悟货真价实的高端文化嘛?

现今的职称在某种程度上已沦落为另类的评而优则仕!是对官本位价值取向的另辟蹊径和拓展创新。

其实,古今中外都是官本位,官是各类价值取向的总汇!

而西方人发明的职称获奖等等,则是对竞争激烈的官场的一种缓解、减压和分流,使很多争强好胜的人有了另外一种体现自身价值的发泄渠道。

专家学者的职称,就是一个给自己找台阶下摆谱清高的由头。

为官者也不揭穿,乐得看这帮不学无术者自娱自乐的文人们自作聪明,因为最终任何评判标准还都是在为官者手里攥着!

只有为官者已无乌纱可赠或压根儿不想给与文人们乌纱的前提下,才会无可奈何的以另类补偿模式:奖项职称……犒赏文人们。

如果把这一切当作一种高端文化,那就是对高端文化的误解误导!

我们回头看,有多少惠及民生的发明创造是在这么一种机制下诞生的?英国工业革命创新发明的先驱者,除了一线工人就是一线技工!

如果一个发明者时时刻刻都在琢磨着和金钱自身利益挂钩,他就是个商人,而绝不是一个文化人。

就会出现计算机换代升级的所谓创新模式:即“一泡屎分成五次拉”模式!

商人(伤人)医生则是一个“痔疮”分五次剌,最终还得留个瘘管不时有点儿分泌物出来,在商人医生眼里那就是黄金和钞票……

写到这里,我想哭!
我很心痛!

看到那些无助的患者痛苦的神情,看到那些很有潜力的莘莘学子最终堕落成一个赚钱的机器,我觉得很悲哀!

可能会有人说:这种奖励初衷是鼓励人们发明创造的,这个我不否定,可发展到今天它有些变质人们也不能视而不见,而且我觉得它所带来的副作用已经远远大于其功效!

奖杯、职称……越来越被铜臭所左右,已成为伪高端文化人争权夺利的幌子和手段。

看到那些所谓的专家教授在百姓面前趾高气扬回脸对官员的奴颜婢膝,看到一些专家教授一夜之间又变成高官的时候……我就在想:他们当初“专”了些嘛?

常言道:隔行如隔山!

难道专业与仕途之间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华丽转身嘛!

如果他们在专业领域连一点值得留恋、坚持的东西都没有,就更不该再进入原则性更强的管理层面。

如果仅仅是想以这奖项、职称换取功利的话,为嘛不能给予他们一次性的奖金?而把这些奖项、职称的名额留给那些一门心思搞业务的人!

兜了这么个大圈子,只能说明这类人是懦夫。。。。

只有“挤书生的路让书生无路可走”和书生们耍横、出卖书生们利益的能耐,没有直接进入官场争权夺利的胆量和本事!

这类人之所以要过度一下,是因他们的学术原本就是无术和心术,所以他们才过度官场义无反顾。

可试想,一个不学无术心术不正的人,怎么可能成为一名好官?

再者,懦夫即使为官,也不会有大的作为。。。。。。

当然,象这类官原本也是其上司作的一个“秀”,甚至是一个摆设,因为上司之所以成为上司自然是因为比这类人更高明,不会因为他们的迂腐无能而影响自己的升迁!

我觉得现今的评奖和职称的问题:
首先是这一模式不鼓励创新,却助长了争斗,把人类自私、好斗的本能合理化,并进一步夸大延伸!

象拍电影的写诗的搞发明的行医的等等,你得用你的作品对大众说话!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这才是你的主业!
如果,你的技艺是货真价实的,就不会顾虑没有利益!

第二,这一模式,愈加注重形式,获奖和职称已成为标准答案的机械拼凑啦。。。。

三是,这一模式,和服务对象脱节!例如一名医生,博士教授头衔都有了,可究竟看好了多少病?没有统计!量化的只有“论文”!

当一名博士教授为利益出卖灵魂的时候,就不应该仅仅是现行医疗机制问题!

圣人和伪圣人、文化和伪文化的区别就在于“简单”二字上:

圣人文化简单,对百姓不绕圈子直奔主题;伪圣人伪文化复杂,就是兜圈子成心把百姓绕糊涂了。

伪圣人重复的还是圣人的道理,为嘛却要绕个大圈子呢?这是统治者的需要,只有把道理绕的扑朔迷离,把百姓绕糊涂了水才算搅混啦,浑水才能摸鱼呀!所以,伪圣人是为迎合统治者才搞繁琐哲学的。

说白了,伪圣人就是御用文人。

有人说郎咸平能量很大,海尔要搞民营股份,他一篇文章就搅黄了。

这就是没见识的人才会这么肤浅,我看不是郎咸平能量大,而是他得益于借力生力,这么个大便宜上面能便宜了张瑞敏这么个扛活的吗!上面不想搞才拿他的文章说事儿,他则狐假虎威蒙一伙儿没见识的生坯子。

你郎咸平一篇文章能让张瑞敏转成了才算你有能耐,把人家搅黄了算嘛本事?有人把郎咸平奉为民营企业之父,我看最多就算个外祖父,还不是亲生的。

德识才学、礼义廉耻这都是古代对一名普通文人制定的标准,而今现代教育下,把书都已读到头的博士职称已封了顶的教授还这德行,是否我们就有理由质疑,现今产生博士和教授的教育和考评环节。

一个连起码的医德都不具备、自身免疫力如此低迷的人,还有什么资格作为高端文化的先驱!
他们所能兜售的,也只会是一种伪高端。。。。。我曾目睹两位医院正教授,为算计一名濒于弥留病人的医药费,不顾廉耻的给患者家属说谎的丑态!
这类没有德行的无耻之徒,在高端文化率风气上你,还能对他们有何奢望和期待嘛!!!!!!

我认为,起码这种以获奖、职称作为一种高端文化标志的做法要更新、创新啦!起码高端文化不能仅有这一种表述架构模式和渠道!

毛主席为嘛说: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因为很多卑贱者、高贵者前面都得加个伪字!
圣人云:智慧如水是往低处流的!现今兴起的所谓草根文化就是对一种所谓的高端主流文化的蔑视挑战和嘲讽。

一种文化的兴起和持续,不能完全依附于一种权势的支撑。像草根导演冯小刚说的:金鸡奖的那只“鸡”都到了更年期不下蛋啦,所谓金鸡下的双黄蛋,那都是人工受精人工研制的。
从历史上看,真正的高端文化也都是从人民大众或是遭贬谪的“庶人”中产生的,如同毛泽东钟爱的明代冯梦龙的《智谋大全》所言:智慧在生活中运用,就好比水在土地上运行一般。地势低洼的地方就注满了水,人事“低洼”的逆境就充满了智慧。

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诗三百》大致圣贤发奋之作……

人生贵在常知足,名利与人并非福。胸怀宽广戒烦恼,加强修养是法宝!这是一名在公安局开小车三十多年的听众,一名平民百姓冷眼宦海沉浮后的人生感悟。。。。。

而今有些大奖、高职的忽悠,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对高端文化的一种误导亵渎。像“奥斯卡”!一个专业性需要质疑的所谓专家团队,一个公正性令人怀疑的妊娠程序……就代表了一种高端文化?电影界的最高成就?荒唐啊!也

只有缺乏见识、大奖托生出的导演才会去起哄架秧子,凑这个热闹!

尽管现今导演演员一代代不断更新,可黄鼠狼子下崽子——一窝不如一窝,留在人民记忆中的还是谢晋、孙道临等一批艺术家!
何谓“见识”?听说曾有不少人对画家范增的前妻表示同情和不忿,认为范增遗弃了前妻是陈世美。可范增的前妻自己却不这么认为,因为她觉得她成就了一个范增而不是饭桶。

她也不认为她和范增共同度过的那段时光是一种牺牲。我想成就范增前妻这番高论的背景有三点:
一是,她没把自己当弱者秦香莲,自然就没有什么薄情寡义的陈世美;
二是,她不贪婪,她觉得能分享范增的成功就足矣,而不是非要永远占有他的肉体;
三是,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她有实力!她受过良好的教育,自身就是一位很有实力的画家。只是在范增耀眼的光芒下,她被覆盖淹没啦。范增的离去反倒也成就了她,使她得以浮出水面!
这就是道家所言的助人助己即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的含义所在!
瞧,这就叫见识!!!!!!!
嗯,甭嚷嚷!我知道有人不服!我还敢武断的结论:多少年之后,这些老艺术家的名字只能会更响亮!因为大浪淘沙,那伙炒得火热的伪高端流星被荡涤干净啦,自然就会像经沙尘暴洗礼后的天空,真正的艺术家们的名字就更加清晰明亮!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不服就给你们试举一例:想想孔子吧!他中间过渡了两千多年,那么多文人墨客,都煞费苦心的想取而代之!结果咋样?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这不是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功劳!秦始皇焚书坑儒把书都烧干净了!现今我们看到的《论语》,都是人们凭借记忆抄写“流传”下来的!金杯银杯不如有口皆碑,金奖银奖不如人人夸奖!

文化的流传,更主要的是靠民间百姓的口头传诵!图书馆里的书会流失焚毁,而深入人心的思想却会生根发芽代代相传永葆青春!

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是因为他们曾生活在文化的源头,倾听过天籁之音,吮吸过智慧的甘霖!所以才会有《易经》《老子》《论语》等,这些永远无法复制翻拍的圣贤著作。

其实,中国文化也很简单,追溯源头原创包了归其就是这三本书。

最近看报,见到国学大师陈寅恪年轻时的一段往事正好可以验证金山的这一观点。青年时期的陈寅恪去拜见历史学家夏曾佑,夏曾佑是清末诗界革命的倡导者之一,曾与严复一起创办《国闻报》。面对青年才俊陈寅恪,夏曾佑说:你能读外国书很好,可我只能读中国书,都读完啦,没得读了。

这让陈寅恪大为惊讶:中国图书浩如烟海,怎可言读完?

这一谜团直至陈寅恪晚年才得以解开。晚年陈寅恪发现:中国古书尽管浩如烟海,可追根溯源不过数十种而已:《论语》《易经》《史记》《诗经》《战国策》……!可很多人并不知晓,陈寅恪的这一发现是在他双目失明以后!这就是大家,即使没了视觉可心里依然亮如白昼!

这里金山只是再将其压缩,觉得作为思想文化的渊源,中国古典典籍就是三本:《易经》《老子》《论语》周文王离上苍真理最近,所以揭示了乾坤天地不可颠倒的真谛;既然乾坤不可颠倒,老子告诫人类就要顺其自然;孔子作为比老子都迟到二十年的晚辈,则是把前辈圣贤的理论作了准确的阐述。

瞧瞧,先贤治学不是剽窃、歪曲、修正……,贪天之功为己有。而是消化吸收理解继承加以完善……。

《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说:《易经》把乾、坤放在首位,孔子解释说:“天尊贵,地卑微,阴阳于是确定。由低至高排列有序,贵贱也就各得其位。”司马光认为:这就意味着君主和臣子之间的上下关系就像天和地一样不能互易,近三千年的封建秩序自打孔子开始就建立起来啦。

圣人就是圣人!我不赞成所谓因为遥远圣人被神话的说法!恰恰相反,我们后人倒是因距离圣贤的年月太远,接受支离破碎的东西太多,才对圣人缺少了应有的“敬畏”,才变得愈加无知无畏肆无忌惮。

当今社会主要问题也是缺少了一种敬畏意识。

北京至今保留着天地日月“坛”,因为昔日帝王都是敬天、敬地、敬鬼神的。而今三流文人都敢拿圣贤开涮,还会敬畏文化嘛?女人都不爱自己的贞操和儿女,还尊“三从四德”嘛?当年,一代盖世英主李世民都对“民可覆舟”的力量深信不疑,而今七品芝麻官却张狂到视民如“屁”啦!

文化界更是乌烟瘴气,非常男女歇菜啦就弄超女;超女退化啦就弄快男;快男阳痿啦,如今弄个不男不女的伪娘们招摇过市!我讲过,伪文化人妊娠的结果,也只能造出这么个公母不分阴阳难辨的孽种伪娘!

如今的人们不再关注理性,更在意本能!不关注道义,更关注利益!不关注精神,更看重欲望!“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科学家更是耗费上千亿经费,关心研究的却是几亿年以后的事儿!这是为子孙后代着想嘛?我瞧是在拿子孙后代说事儿开涮啊!

无知者无畏!所以才有了小瞧圣贤狂吠的胆量,才有了鼠目寸光、夜郎自大的聊以自慰!

而那些老艺术家们之所以不是明星而是名人,不是流行而是流传,也是因他们和一种真正的高端文化融在了一起,是用经得住推敲的作品和名副其实的成果立足于文坛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