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心言 · · 阅读 466

“高考”可以“寿终正寝”啦!【九论】

“高考”可以“寿终正寝”啦!【九论】——“功利教育”和“素质教育”之比较

“功利教育”和“素质教育”不能简单的用“对错”划分,追求接受“功利教育”的人也没错!

美国心理学家,智商高达194的天才,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被誉为伟大的先知的犹太人马斯洛,把人生需求分成五个层面,各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

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度。

这五个分层由高到低依次是:
自我实现 ;
尊 重 需 求;
社 交 需 求 ;
安 全 需 求 ;
生 理 需 求。

“生理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等。若不满足,则有生命危险。这就是说,它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需要,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

“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较高一级,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人们自然都会产生安全感和自由的欲望、防御的实力的欲望。

“社交需要”也叫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认同、关怀和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

“社交需要”比“生理”和“安全”需要更细微、更难捉摸。它与个人性格、经历、生活区域、民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都有关系,这种需要是难以察悟,无法度量的。

“尊重需要”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

满足这种需要就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

这是一种“创造”“创新”的需要!

有“自我实现需要”的人,似乎在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

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集中全力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

马斯洛这一需求分层理论,被许多人所接受。

用这一理论也很能很好的说明“功利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区别,即“两种教育”属于人处在不同层面表现出的“两种需求”。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吟诵诗句的这些人,会在这些诗句中感悟到人生短暂真情的可贵,这就是“素质教育”的需求,读书吟诗……都渗透在“骨子”和“血液”里。

不在于以此去交换某种“实物”“官衔”!

这是“商人”永远都无法理解的,因为他们做任何事情最后都是以“实物”衡量。

“学而优则仕”也是读书,但属“功利教育”的范畴,读书有着明确的“功利”目的。

“功利读书”和“素质读书”有点近乎“饿汉子”和“饱汉子”的区分,“饿汉子”只能先考虑眼前最基本的“生理需求”。

马斯洛认为,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
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
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

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

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这就是当年“学而优则仕”“功利读书”被众人追捧的原因所在,它满足了许多人急需改变生活现状的“最基本”“最迫切”的需求。

马斯洛说: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在高层次的需要充分出现之前,低层次的需要必须得到适当的满足。

所以,“高考”这一“功利教育”阶段性的存在也是合理的,而其最终被“素质教育”取代,使人们的 “生存需求”上升到“精神需求”层面也是大势所趋。

其实“高考”的“存在”与“消失”已经并不重要,因为即使“高考”存在,其性质功能也已经改变,已经不是人们实现“功利”的一种方式。

可悲的是我们很多人依然把“高考”当成“功利手段”,其最终失望也就在预料之中啦。

当年“天之娇子”得益于政策,甚至毕业不干专业还被视为一种“服从大局”的美德。

如今“高考状元”得益于“选秀”,跟“超女”“快男”一样。

你能说“李宇春”不是成功,如今不仅李宇春发啦,还有一大帮人“吃她”呢!

“高考状元”也是,如同买彩票中了大奖,接下来就看如何经营啦!

如今我国娱乐经营模式已比较成熟,文化经营模式还有待摸索。

象央视的“百家讲坛模式”、郎咸平“独立专家模式”……,还有待经历时间检验。

何为“选秀”?即非“国家行为”民间大众自发的“竞技”模式!

这就如同体育竞技,连刘翔自己都料想不到跑出三步就崴脚,一下就让罗伯斯捡那么个“大便宜”。

但凡“竞技”就有“赌”的性质,就不可能绝对公正,“愿赌服输”。

李宇春成了“状元”,即使你再“叫春”甚至“怀春”,也只有“陪衬”的份儿!

这叫嘛?“王八的屁股——龟腚【规定】”!

如今我国教育发展迅速,已经步入更高一层的“素质教育”阶段。

如今国家已明确提倡“自主择业”“自主创业”。

并给予了相应的政策扶持。

作为一名学生、作为一名学生家长认识不到这点,再把“一考”当成“定终生”去追求,就属于“自闭”的个人行为啦。

再说啦,过去高考那是千里挑一,比现今考公务员都难,大学生才有那“天之娇子{”特权。

如今高考还叫竞争吗?

三个取俩相当于白送啊,进考场的几乎都有书读啦。

再要昔日“天之娇子”的“转干安排工作”特权,忒贪婪了吧!那满天下不全成“公务员”啦?哪来那么多“公干”啊!

不,您的书没白读!“素质教育”是政府面向大众提倡的,是社会进步需求。

至于“入仕竞技平台”依然面向大众在那儿扎着,考的就是大学课程,这就叫价值取向多元化。

因为如今已经不是人人读书都为当官,只有没做过官的人才做梦都想当大官。“当官不自在自在不当官”,这些人会觉得你在卖弄。

象电视剧《奋斗》中的“富家生活”、“富家子弟”,都是“穷小子”依着“穷汉乍富”心理演绎出来的故事。

也是张扬演义给“穷汉乍富”“穷小子”“灰姑娘”看的,因为这种“奢华颓废、好逸恶劳、炫耀卖弄”就是“穷小子”“灰姑娘”眼里的富家生活。

如今许多人读书就为提高自身素质水平,然后再去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

真要一门心思当官的,“学而优则仕”的门也没关上,如今的“公务员考试”就是昔日“高考”。

考的就是“官”,官位级别都“明码标价”比“高考”更直白,够公平了吧!

想做官?好啊,那就到台子上一试“拳脚”吧。

别给我说你同学爸爸是局长、妈妈是董事长,这个你得问你爸爸、妈妈,他们为嘛不是局长、董事长?

奥,你家是农村的?那您查查那些局长、董事长的三辈儿,甭三辈儿,两辈儿一辈儿没准儿连他自己,当初就是地道的农民。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