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心言 · · 阅读 497

“高考”可以“寿终正寝”啦!【七论】

“高考”可以“寿终正寝”啦!【七论】——为高考“送终”也是千年“学而优则仕”的终结

现在的“高考”公正与否已无所谓啦,过去抓一个“舞弊者”相当于保住了一个“公务员指标”。

一个“干部编制”意味着嘛?“学而优则仕”的“仕”就是冲这个“干部编制”来的!

如今你再抓“作弊”的干嘛?这不职能部门在“砸”自个的买卖嘛?

您这抓一个“舞弊者”意味着嘛?丧失了一笔不菲的学费收入啊!

所以如今的“高考”指定是“外严”“内松”,因为教育职能部门都是聪明人,他们不可能做“不明智”的事情!

其实您就是不给高考“送终”如今的“高考”也没大活头啦,因为“高考”的“功利”早已衍生嫁接到“公务员考试”啦。

“人世有更替,往来成古今”!所有事物也逃离不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高考”的“内涵”被“公务员考试”取代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儿。

职能部门如今为嘛这么忽悠“高考”?“回光返照”!三个取俩也快没买卖可做啦!

为嘛填志愿?为嘛分批次的录取?这是借鉴了比尔盖茨的“换代升级”洗钱原理,让你在“填志愿”“分批录取”中感受“换代升级”的优越感!

“换代升级”是嘛?“快乐洗钱法”,即让你自觉自愿的掏钱上套。

“志愿分批”是嘛?“快乐淘钱法”,让同学们自觉自愿的上赶着花钱上学!

所以教育职能部门甭绕弯子啦,“花钱上学”天经地义!如今嘛都得花钱买,知识凭嘛就白送?当年孔夫子收徒不也得拿两束腊肉意思意思嘛!

再说,如今“高考功利”向“公务员考试”的转移,是把“学而优则仕”的范围缩小到了“行业”,不再是“全民性高考”的“官本位”啦。

要铲除“贪腐”的根源,摒弃陈腐的“官本位”理念也是首当其冲的一项任务。

不然“公正处长”也会“不公正”;“反贪局张”亦或会“更贪”;“公仆”就就会变成“老爷”……

如今政府职能已在转变,温家宝总理说:公务员除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权力,没有任何特权!

可见,未来政府职能就是服务型政府,政府“官味”都越来越淡啦,“学而优则仕”的“高考”也就该自觉退出历史舞台啦!

“废弃高考”也就是废弃了延续了几千年的“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观念!

这也是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社会物质、文化、人们观念的巨大进步!

其实真要说火爆,当年的“高考”那才叫个热闹?瞧见今天的“公务员考试”了吗?

十个百个千个取一个,当年的“高考”就相当于今天的“公务员考试”!

既然你“高考”舞弊现象丛生……主要的是既然你“大学”毕业就整“失业”……更主要的是既然你教育职能部门“惟利是图”……

好,“既然”有这么多“既然”……人家“公务员”自然不趟你“教育”这池子浑水啦,人家“另起炉灶”不和你“滥竽充数”!

既然你“高考”不能直奔“公务员”啦,你还有嘛“一考”定终身可言?

“终身”嘛?终身“毕业”就“失业”啊!再说,未来学习提高“素质教育”的渠道,也绝非只有“大学”这一条路啦!

象如今的“名医”自己开诊,“名师”为嘛就不能单立门户执教?

所以“高考”可以歇菜啦,为“考”而“考”的“作秀”还有嘛意思?

甚至由于“高考”的“搅和”,还掩饰转移了人们对“公务员考试”公正度的监督与关注!

所以放弃“高考”不仅是社会的一个巨大进步,不仅意味着“学而优则仕”几千年的“功利教育”的结束,也意味着我国教育真正步入了“素质教育”轨道!

好嘛,这么多人素质一旦提高,那巨龙可真要腾飞啦……

可如今及格率、升学率……那么多“率”压着,教师们能不重重顾虑吗?

也没心思“自律”啊!

而这率那率背后掩饰着的,恰恰是教育职能部门官员们的“急功近利”!

所以放开了教育,教育腐败自然也就止住啦;放开了“自由”“自主”的学习,也才是正真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到那个时候,教师们也才真能静下心来教书育人,学子们也才能孜孜不倦的研习学问。

百分之九十九的教师学生都是“单纯”的,“心术不正”的是个别的“贪官污吏”。

可不能小瞧他们的“能量”,有时一粒老鼠屎能坏一锅汤啊。

如果说当年“实施高考”为推动社会文化进步起到过积极作用的话,那么如今“放弃高考”同样也是社会文化进步的需求。

“高考”是神圣的!它“仙临”人世,惜别“悲壮”!对人类有着杰出贡献的“高考”没有错!……

是的,伴随了我们半个多世纪,给那么多人带来了那么多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的“高考”若一时“惜别”,指定许多人一时在感情上也无法接受。

“为有牺牲多壮志”!我们要迎接教育美好的明天,就得“忍痛割爱”……

我似乎也听到了“高考”的“呐喊”:“有这么多可怜的众生,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啊!”

是啊!如今为“高考”而“高考”的“高考”已经没有存在的任何意义,“高考试卷”“裁判团”也已衍生成“名副其实”的“马戏团”!

不过能怪这些老师嘛?“飞轮海”“O啦”……尤其那怪诞的网络语言“GB”是个“老Y”……老师们懂嘛?

当遇上学生使用你不熟悉的网络语言的时候,你判错还是判对?

如今“高考”居然还有“标准答案”?

也太落伍太荒唐了吧!如今社会价值取向都多元化啦,“高考答案”咋就是“世外桃源”一个标准?

还是不能怪老师,一年一度毫无新意的“高考”致使他们的思想都“硬化”啦。

让他们创新生出“高考”的花样?你就要了他们的“命”吧!

“科举考试”当年也不是“作秀”的,鲁迅先生的祖父就因“科举”试卷泄题连命都搭上啦。

可这也没能阻止“科举”的消亡,因为“科举”已经堕落成只重形式的“八股”啦,“八股取仕”得到的不是“人才”是“庸才”。

为嘛中国封建社会凤毛麟角仅有的十五六个状元都没能“青史留名”?

因为他们只是讨皇上一时欢心的“庸才”!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