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心言 · · 阅读 501

“高考”可以“寿终正寝”啦!【一论】

“高考”可以“寿终正寝”啦!【一论】 ——“高考”是科举“功利教育”的延续

“高考”在计划经济时期,作为“转干编制”的一种调控和“相对公平”的竞争手段曾起到过积极作用。

如今“读大学”已无“转干编制”的“特权”,“仕途”有单列的“公务员考试”,“高考”完全可以“寿终正寝”啦!

市场经济的特点就是经济杠杆儿调节,如今教育市场已相当成熟啦。

其它行业都可以用经济杠杆儿调节,教育为嘛还独留着高考“计划”的特权?

学生有负担教育经费的能力,为嘛还被拒之于大学校门之外?“受教育”作为一种特权是封建愚民政策的产物,全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是大势所趋!

改革开放三十年,人的观念、教育格局皆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缔“高考”早已是水到渠成的事儿,可为嘛“高考”却迟迟不肯谢幕?

主要原因就两个字“利益”!如今的“高考”“考”的是职能部门的“既得利益”,“高考”已经成了教育职能部门的“敛财”手段!

“分儿分儿,学生的命根儿;考考,老师的法宝”!学生的“利益”在“分儿”里;老师的“财源”在“考”里!

“高分”我教育职能部门给你学生“好处”;“高考”我教育职能部门从中捞取“好处”!由此可见

“高考”是科举“功利教育”的延续

“取缔高考”才会使教育真正的步入“素质教育”的轨道!

中国自打“隋唐”诞生“科举”能延续千年,是因“科举”一直有“学而优则仕”的“功利”支撑着,历代把考取“科举”都称作考取“功名”。

有名就有利,“科举”就是“名利双手”最实惠的事儿。举子们耐得“十年寒窗”“头悬梁锥刺股”的苦痛,为的是“一朝天下知”的“名利双收”啊!

所以自打有了“科举”文化也随之变质,成了换取“功利”的资本手段。

圣人提倡的“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的素质教育,继而也成了 “学而优则仕”的“功利”教育啦。

封建文人最“贪”!他们为嘛读书?就是奔着“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去的!打一本书里,要粮、要物还捎带着要美人儿,有多贪……

一部“学而优则仕”的历史,也是一部“争名逐利”“争权夺利”的历史。

“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封建官吏为嘛那么贪?因为封建官吏都是封建文人蜕变的,“青出于蓝胜于蓝”啊!

“封建专制”一直是和“文化专制”相匹配的,“封建教育”也是“封建专制”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

封建帝王对劳苦大众实施“文化封锁”的目的,就是为了实施“空其思想、壮其筋骨……”的“封建愚民政策”!

封建官吏为嘛贪?因为封建教育就是“功名利禄”全都“贪”的教育!

何谓“贪”?贪人、贪物、贪财宝……!

封建书籍里有嘛?黄金屋、千钟粟、颜如玉……总之一句话:书中有黄金!

所以说,封建教育的施教过程,也是一个“功利理念”的铸就过程!何谓“功名”?官运、财运、桃花运……无一不惦记着!

封建帝王为嘛要对所用之人实施“贪”的教育?因为“无欲则刚”“刚直不阿”,没有“贪欲”的人不容易驾驭……

可书里的一切,就可以勾起你所有的“欲望”,破解你这个“无欲则刚”, 让你“有欲难刚”……

老子曰:不尚贤使人不争;不贵可贵之物使人不为盗;不见所欲使人心不乱……。“读书”恰恰让人:尚贤去争;贵物为盗;欲望丛生蠢蠢欲动……

“书”就是培养你如何成“才”……如何成见风使舵、阿谀逢迎的称职“奴才”的……

“书”也是教会你如何为皇上办差讨皇上开心的……

说到底,“科举”读书的过程,也是个“封建教化”即“封建奴化”的过程!

封建文人最“虚伪”! 脱了裤子玩儿婊子,提上裤子骂婊子,做了婊子还要立牌坊。

“立功”“扬名”“逐利”……抖个圈子的目的,就为摆脱“于义小人”的骂名,“高”还想落个“出淤泥而不染”的“清高”。

开始圣人的学说句句经典,都是后来“科举取仕”出的充满功利的“伪文化人”,把圣人的经典修正、歪曲、篡改甚至庸俗化啦!

“传统文化”被“伪文化人”整形为封建帝王的“御用文化”啦!

“高考”和“科举考试”虽说有了“质”的改变,但由每年推出的“高考状元”就可以看出“高考”“科举”的血缘关系。象“科举”一样,“高考”依然伴随着“功利”读书的成分。

当年许多人读书高考的动力就是奔着转干、吃商品粮……等“功利”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