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平民化是社会的进步----------
过去的一年一直因这样一个问题而困扰:年轮转到今天,炫富竟成为一种时尚,而且达到一种攀比炫富的极致。更可悲的是一种文化的投机、讨巧,支离破碎的断章取义文字摘抄,竟都能成书畅销,伪文化人粉墨登场,居然都成了文化的引领。
而中国古代形成的一种价值观很值得思考:即思想的快乐。
唐宋八大家、《古文观止》有记录的,都是思想的结晶。炫富被中国古人所不齿,一个石崇炫富的故事,成为千百年来的警示和笑料。
为什么?因为人的需求境界分层不是马斯洛的发明,中国圣人文化早已涵盖,并身体力行。所以才有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君子于义小人于利”……,
中国文人对物质的超越,才有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脱俗精神境界。
有人说“二战”亡国的法国,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崛起成为世界强国,是因他们拥有伏尔泰、卢梭、雨果……
人类财富有两类:物质和精神。这是根据人的生理特点来划分的。
凡是物质的,都只有在与他人攀比炫耀中显现价值获得快感,即以比别人占有的更多而自我标榜,这类财富的最大特征就是自我独占。而精神财富才是可供全人类共享的。
这就如同貌和品,只有品貌相伴随才有价值。何为品?不炫耀,更不与金钱交易。
《百年孤独》中的俏姑娘雷梅苔丝,有着惊世的美貌,可她从不炫耀,她的天性抵制着一切常规习俗,包括她的裸体都让人观赏。
男人为能偷看一眼她沐浴,从房顶上摔下来都在所不惜。可她却对他表示同情,这就是品。家族中的人只有她干干净净的飞升了。
美貌一旦成为“山楂树”似的世俗纯洁也就变质了,这似乎就是上苍造人时已定下的潜规则。
凡是进入商业买卖环节的,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它已经变质了。
人类和其他生物不同的即是他的社会化,社会化使很多人具备了独享精神的可能,而无需向动物那样一生为食物奔波。
人类放弃这一点,是不明智的,也是很悲哀的。
一种物质文化的悖论让很多人进入一种误区,似乎当今金钱已成为社会的主宰。
进入新的一年突然顿悟,这是一种极为错误的结论。而今我们社会的进步,恰恰就应该表现在这文化的平民化,这亦或可以理解为一次真正的思想启蒙。
貌似一种思想水准的降低,恰恰是一种文化的升华。
这种对古代思想贵族化的叛逆是我们改革几十年的最大收获,也是一笔最珍贵的财富,这股庞大的思想能量,定会在我们未来的社会变革中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