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心言 · · 阅读 132

那么多失之交臂的大富大贵机会去哪了?

那么多失之交臂的大富大贵机会去哪了?“我差一点儿也像XX一样成功”——别骗自己了!

就是达不成目标?别骗自己了!
转眼五一快到了,2018上半年也差不多了,想想新年计划,有几个搁浅了?
我也一样,紧迫,反思中。

很长时间没有写文章了,一个月前下直播起身猛了,腰伤了一下,可能是自己骨质疏松,平时熬夜又多,反正身体各个部件总会来时不时提醒一下哈。

后来也拍了CT,慢慢好多了,但是一直没有整块的时间写自己的思路。

其实思考是一直有的,感想也很多,最近关于婴幼儿教育,小学中学的成绩问题,以及自己生活感悟都有很多想法,今后还是慢慢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

主要还是习惯了自己写文章再分享,所以这段时间自己没有原创,也没有转发,有朋友也在微信留言里催我更新了哈。

学习是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这应该也是许多人的常态吧。

因为这几年频频听到朋友介绍自己听节目之后的感悟,自己又开始温习书香,不管听了多少次,每一次都是真心的感动,为大家建立自己的精神后花园高兴。

我这个月参加了两个同学组织的群,一个是读书群,一个是英语群,都是需要每天打卡分享自己的感悟的,主要是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

我的总结:自己平时就有读书的习惯,所以第一个群主要是交流。

但坚持第二个英语群就太难了,每天强迫自己学一点新的,还时时关注别人是怎样学的,为什么比自己学得好。

两个学习同时进行,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让我从另一个角度审视自己。

面对自己擅长的内容,总是能做的很轻松,而且是越做越有成就感,越感觉良好越忍不住继续。

所以定什么每天读多少页,几天读完一本书的计划,都是轻轻松松超额完成,自己还总是能收获比计划时更多的东西。

让我又想起十年前请大染坊的导演来金山夜话谈人生,他说“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这也是我为什么会时常鼓励别人要闷下头来认真做成一件事的原因。

只有全力以赴做成一件事,才能体会那种柳暗花明的快乐,才能积累再次成功的经验,才能让自己有一通百通的能力。

因为浅尝辄止的失败会像一个魔咒,导致一生悲剧。

无论是上班还是全职在家,无论体制内外的工作,都需要一份热爱去投入并且最终做出骄傲的成绩,才能更多地发现生活赐予的礼物。

这不是虚荣,也不是功利思想。

在这个群里,我只浏览大家列出的书名,找一找有没有自己不了解的。对于怎样读如何抓住最重要的信息完全有自己的方法。所以有时把一本书读厚了,是因为给了我很多灵感,有时又能把一本书读薄了,因为提炼出了某个知识点。

一个月下来,辛苦一点儿不觉得,只是感到收获很大,非常幸福。关于孩子怎样读,其实在《选择》和《教养》中我都集中介绍了很多,关于成年人的阅读,以前的公众号里也分享过,读书不拘一格,即便是一本读了许多遍的老书,也能每次都有新的感悟和知识,就像看《三国》和《红楼梦》。

在英语学习群里,我完全沦陷了。之前提醒过别人的错误,自己一遍遍重演。

因为单词量不够,语法也生疏了,这一个月基本上患得患失,到现在也没能抓到头绪。

犯得都是最简单的错误,但每次错误的开始都是一个极其冠冕堂皇的借口和美好的憧憬。

首先,我太频繁的关注别人是怎么学习的,所以看到比我口语好或者阅读能力强的就要忍不住试用一下TA的方法,三天两头换方法,就是找不到自己想的那种又轻松又高效的,果然是别人之蜜糖我之砒霜。

其次,我一直没有固定学完一套教材,总会有各种“轻松……”“X天说出流利英语”等等诱惑,让我觉得还有更近的路,一定还是有更好的教材。

最关键的是,我在单词和语法句式中纠结,想通过重新背单词提高口语,又因为枯燥搁浅,想通过简单句式熟悉说出来的过程,又因为单词量不够听力差迟迟前进不得。

纠结的结果,方法试了很多种,书又买了几本新的,但是真正的提高没有多少。

这是毕业后第N次想重拾英语,第N次失败。

好吧,我承认自己英语还是不强,再和大家出国依然需要翻译。

同样的时间,同一个我,两个学习效果大大不同。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总是想找捷径的时候,往往就是原地转圈,走不出多远。而真正不论平坦和泥泞的迈出步子,就会收获沿途的美景。

“做”比“想”重要,“踏实的做”比“精细算计得失”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