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选择的竞争模式。
你以为重要的,其实一点都不重要;你以为不重要的,其实真的很重要。
打工分两种,编内与编外,只不过,你是给私家,他是给公家,虽然有概念上的差别,却没本质上的区别,都是卖,只是卖的对象不同。
都是出来卖的,怎么,很多人还卖出优越感了,就像妓女一样,看谁接的客多,接都接出优越感了,真是不可思议,让人匪夷所思。
承认自己是出来卖的,就那么难嘛,认清现实,也认清自己,自己就是打工的,就是出来卖的,就是想赚钱的。
实现自己的价值,顺带把钱赚了,这是少数人的梦,大多数的人,都是泪,都是苟且。
很多人做的事都是在满足别人的需求,这里有一个问题,时间长了,自己的价值就慢慢被稀释了,自己还浑然不知。
因为你一直都是在做满足别人价值的事,而对于自己有没有帮助,有没有价值,有没有积累,这就不清楚了。
你自己都不关心,他人又怎么会在乎。如果你不做对自己增值的事,就是在做对自己贬值的事。不增值,你就贬值,人跟货币有什么区别。
你会说,别人觉得有价值的事,对你也有价值,对你也有积累,可能对他有积累,对你呢,事实果真如此?这就要问你自己。
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打工是最好的出路,也是唯一的选择,除此再无其他。
而你做的岗位与工作,是不是有价值、有积累,还是个螺丝钉岗位,这就要问你自己了,如果你做的不是什么核心岗位,对你没有积累与价值,无论你再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
你做的岗位决定了你的价值,也决定了你今后的选择;你的岗位决定了你能做什么,也决定了你不能做什么。
而最大的问题,一个自己不感兴趣的领域,你是很难做好的。
大多数人毕业找工作,都是根据专业与学历,来决定自己的选择的。恰恰相反,专业与学历是最不重要的,个人属性与兴趣才是关键所在。
要招人干活的,就是把专业与学历,看成是最重要的,你没有,你就进不了门,连入门槛的资格都没有,大多数普通人的选择路径就是专业与学历的竞争。
殊不知,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应该是个人属性与兴趣,而不是专业与学历。人走到最后,真正拉开差距的不是学历与专业决定的,而是个人属性与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