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心言 · · 阅读 472

《太上感应篇》言:“万恶淫为首”

《太上感应篇》言:“万恶淫为首”,而多年来这个“淫”字,一直被误读为男女苟且,乃至连矛盾的《子夜》,都把该言当成戏谑笑谈。

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万恶淫为首恰是该书的精华亮点所在,因为它揭示了“万物有度”的自然规律。

万物有度,缺则无形,过则为恶。

所以,中国文化的核心之道也中庸之道。社会心理学中有个过度理由效应,即人们一旦过度强调外在现象,就会忽略对内里原因的关注。

自古为人处世有些大忌:像功高gaizhu、拥兵自重、财大气粗、得意忘形等等,都属于过度招致灾祸的行为!

单田芳《名英烈》一书有个于锦标,是他救了朱元璋命,又用全部家资助朱元璋起事,连胡大海都说:没有于锦标就没有朱元璋,可以说于锦标对朱元璋恩同父母再造。

可是起义不久,于锦标就被朱元璋找来个徐达要了命。

为什么?久负大恩必成仇!朱元璋报答于锦标,就只有脱袍让位。于锦标是元朝文进士武状元,原本自己要称帝。

众所周知,他不仅救了朱元璋命,还把万贯家产帝位都给了朱元璋。朱元璋咋回报?脱袍?舍不得!

元帅原本就是于锦标顺理成章的事,但朱元璋绝不会让于锦标干,一旦于锦标干了元帅,那朱元璋论功劳、文武才干,即使他脸皮再厚,也无法再做这个王字的座位。

所以朱元璋死祈白咧着急让个死看不上他这个卖草莓的降将张豫挂帅,就是赶快补上众望所归的于锦标的元帅缺,而让个文进士武探花当了个押粮官。

因为朱元璋只有压制于锦标的才干,淡化他的影响,也才能减轻他巨大的心理压力。

没办法,一个文进士武状元加救命恩人,一个目不识丁欠人命欠人钱的放牛娃。

一个独家出资的股东兼董事长,一个赏个打工经理人牵强的盲流。

这样的所谓合作,于锦标不被收拾,就只能当太上皇。于锦标文不中探花就对了,他读书读愚了,不懂的功高盖主必遭祸灾的道理。

该和个小人朱元璋讲利益分成,他却讲起忠义。

当年王剪能成就灭楚功业,就因不断向秦王索要赏赐,乃至要到重孙,这样才消除了他带着倾国之兵秦始皇对他的疑虑。

所以他讲利益,还可让朱元璋有点优越感。他讲忠义,只会让身坐王位的朱元璋有羞耻感,甚至会怀疑他成心羞臊自己。和一帮文盲草寇,他炫进士探花。

而和敬重他现有功名的湖北元帅张豫,他却翻脸玩儿命。

所以,立功也得有度,无度就会贪功,贪为祸乱之源。功高盖主,有胆学赵匡胤,取而代之。有识急流勇退为明智。可悲的就是于锦标这类人,没胆没识脸皮超薄,还热衷功名。

明知是朱元璋算计自己,却又不舍得离去。不敢向朱元璋发泄,和个不相干一忍再忍一再退让的徐达耍混发威,反让敬重他的胡大海等众人看不起了。

其实读读历史都有前车之鉴,勾践复国得势,功劳最大的范蠡携美人西施离去,人财两得。

文种贪功丧命,人财两失。尉鐐助赢政灭六国急流勇退,李斯贪功丧命。久负大恩必成仇,朱元璋压力太大。

佣兵不要到能自重的程度,韩信倒霉在佣兵多多益善。